您的位置: 中国文化产业信息网 > 新闻中心 > 专题报道 > 正文

什么是信息时代的新闻与传播业

中国文化产业信息网资讯 时间:2014-08-30 10:37来源:光明日报   编辑:wenchanwang
 

    2014年5月,一篇长达96页的“《纽约时报》创新报告”在网络上广为流传。创立于1851年的《纽约时报》无疑是传统媒体转型中值得关注的典范。我想以这个长篇报告所传递的信息做个引子,浅谈传媒业的格局之变以及背后的意蕴。

 

    这个长篇报告指出,《纽约时报》要想继续“成为受人尊敬”的媒体,就需要巨大的转变,拥抱数字时代,并大力推进将优质内容推向读者的步伐。在我看来,《纽约时报》距离真正的变革路途尚远。理由很简单:《纽约时报》看待这个变革世界的眼光依然是工业时代的。它的抱负或者不如直接说情感维系,只是这样一句话:成为伟大的、受人尊敬的媒体。这句话令人动容,但同时也令人无语。互联网时代有雄心固然重要,但如果一个行业的“立足之本”动摇了,仅凭雄心是难以逆转的。

 

“重新构想”成为关键词

 

    最近5年,传媒业与其他行业一样,再度遭遇互联网的巨大冲击。接二连三的报纸关门、广告下滑、受众流失,在不停敲打着出版人的神经。一个明白无误的信号预示着这个行当无可挽回的衰败:传统媒介已经很难雇佣到大批优秀的年轻人,没有多少人愿意投身于这个曾经辉煌的行业中。

 

    很多媒介机构的决策者寄希望于新媒体。他们在新媒体上所费不赀,但收效甚微。今天,人们讨论的话题已经不再是“媒体转型”,而是“信息社会背景下,什么是未来的新闻业与传播业”。这里不从学理角度刻意区分新闻业和传播业——两个术语差别很大,前者凝结很多的新闻理想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;后者往往与更加宽泛的商业媒介使用有关。其实,只要看看众多大学的二级学院冠以“新闻与传播学院”的名称,你就明白,在殿堂上区分两者只有学术意义了。

 

    2012年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发表一份报告,题目是“后工业时代的新闻业:顺时而动”。该报告总体对新闻业的未来抱忧思的姿态,但它提出了一个好问题:新闻业需要重新思考和想象。正如被誉为“互联网女皇”的KPCB合伙人玛丽·米克,在最近两年的“互联网趋势报告”里都将“重新构想(Re-Imaging)”作为关键词一样,或许真到了需要认真思考媒介的立足之本、生存之道和发展之路的时候了。

 

工业时代的媒介观

 

    我们今天的媒介观其实是工业时代的媒介观。其基本特征或可概括为:新闻专业主义+第四权力。新闻专业主义的提法起源于美国。19世纪中后期,随着政党报纸滥觞和媒介商业化、煽情化,新闻专业主义兴起。至20世纪中期,由美国民主政体孵化、实证主义科学原则和公民意愿的强烈催生,新闻专业主义发展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。

 

    新闻专业主义标榜公共立场、超脱于党派和利益团体之上,以批判的眼光和专业的手法,捕捉新闻事件、核查新闻事实、报道新闻背后的真相。这一立场,被新闻业者自誉为公共生活的“看门狗”,恪守“客观、中立、多元”的价值观。

 

    然而,无法回避的是,新闻专业主义并非行走在笔直平坦的道路上。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,商业社会的过度发育,使得符号消费成为消费社会的特征,大众娱乐取代大众思考,商业机构和利益集团凭借“买单权”绑架媒介,舆论的批判空间无形中被大大削减,新闻从业者主观臆断、隐形采访的滥用以及过度拼贴和情景渲染,使得新闻专业主义奄奄一息,甚至名存实亡。

 

    多伦多传播学派的旗手麦克卢汉所言的“媒介即信息”,长期以来被解读为“媒介权力”的延伸和媒介的泛化。其实,这句话说的恰恰就是“客观如实的新闻专业主义的破产”。当媒介本身(结构、界面、手段、风格等)成为所承载的“信息”的有效组成部分时,试图在媒介本身和媒介承载物(即信息)之间作出区分是徒劳的。“传播什么”和“如何传播”已经不是可以“客观区分”的属性。媒介确实具有“党性”“民族性”“人民性”,导向从来不是一句空话。

  • 分享到: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用户名: 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
新闻搜索
    网 站 栏 目:
    发 布 时 间:
louis vuitton bags louis vuitton handbags Jordan 11 Retro cheap jordan shoes cheap jordan shoes Air Jordans Shoes beats by dre cheap monster beats
 
网站首页 | 资讯中心 | 关于我们 | 本站动态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建设 | 友情链接 | 欢迎投稿
网络营销 | 人才招聘 | 刊物订购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方式 | 客户留言 | 帮助中心
本站实名:中国文化产业信息网 运营商:深圳长城盛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粤ICP备12076823号  版权所有©中国文化产业信息网
邮箱:ci_360@163.com 全国服务热线:400-686-3360 
客服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